服务电话:0938-8577980

开馆时间:周一到周日 上午:08:30-12:00
下午:14:30-18:00

穿越千年智慧,领略民俗文化风采|天水市秦州区图书馆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9 浏览次数:

  1月19日上午,秦州区图书馆开展了以“‘非遗’中的春节民俗”为主题的线下讲座活动,特邀请天水师范学院余粮才教授为大家讲授关于春节的非遗习俗,来自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及广大读者朋友共计60余人聆听了今天的专家讲座。


  余粮才教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民俗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以及天水春节习俗。民俗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入乡随俗,入门问禁”这三层含义的大致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非遗提出的背景、非遗的定义、我国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项目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大家普及了关于非遗的知识,也让在场的听众了解到了甘肃花儿、中国剪纸、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侗族大歌、格萨尔、玛纳斯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此外,重点提到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余教授还为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春节的起源演变以及天水节俗的知识。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三的伏羲庙庙会,其间贯穿着小年“祭祀灶神”、除夕“除旧迎新”、正月初一“迎新岁”、正月初三“送纸、坐纸”以及正月初九“朝观会”等民间风俗文化。


  最后,在场的听众朋友抓住机遇平台,与余教授开展了积极互动,对各自内心一知半解,还存在疑惑之虑的问题,例如:围绕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非遗申报的流程、非遗文化保护公约标志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所代表的内涵展开了请教讨论,余教授为每位听众读者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古代士大夫所推崇的雅文化来说,俗文化更加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能够直观反映先辈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春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今天的讲座,不仅让在场观众了解到了民俗文化知识,也促使听众形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民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够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离场前,图书馆为进馆的每位读者朋友发放了春节福袋大礼包,提前恭祝大家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本期编辑|王娜娜

 

上一篇:​秦州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送春联送图书活动
下一篇:2025年寒假大学生志愿者培训 | 秦州区图书馆
Copyright © 2014 qxqts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水市秦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运维:秦州区图书馆信息技术部
地址: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北路与金家庄路交叉口向东120米 服务电话:0938-8577980 办公室电话:0938-8288910 邮箱:qzqtsg@126.com ICP备案号:陇ICP备17002079号